英國時間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于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勛爵(Jim O'Neill)在演講中建言,中國在繼續(xù)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提高消費在GDP中的比例,加強環(huán)境污染治理,以及繼續(xù)穩(wěn)步開放金融領域,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強化“一帶一路”建設在全球貿易中扮演的角色。
作為高盛資產管理部前主席的吉姆·奧尼爾十多年前創(chuàng)造了“金磚四國”(BRIC)的概念。但他表示,除中國外,其他三個國家近年來的經濟發(fā)展令他失望。
“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勛爵(Jim O’Neill)9月13日在中國日報社主辦的“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的“新時代大講堂”演講。(攝影 王志永)
吉姆·奧尼爾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最為驚人,在世界上史無前例。他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或許是未來全球貿易中最關鍵的推動力量。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牛津大學技術與管理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曉嵐,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zhí)行官尼基•亞迪(Nikhil Rathi)和全球暢銷書《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作者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也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了他們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所取得成就以及中國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
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致辭。(攝影 王志永)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相信,新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定會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發(fā)展局面,也必將為世界發(fā)展帶來更多機遇,為世界各國合作開拓新空間。
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致辭。(主辦方供圖)
劉曉明說:“沒有改革開放,中國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沒有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國就不會有光明的未來。”“在我們慶祝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中國日報社’新時代大講堂’的活動來得正是時候。它給了我們一個絕佳的機會來談論今天的主題——‘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
他表示,中國繼續(xù)深化改革開放將為世界發(fā)展帶來三大新機遇:中國將繼續(xù)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中國為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巨大的市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促進世界發(fā)展。
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牛津大學技術與管理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曉嵐發(fā)表演講。(攝影 王志永)
傅曉嵐指出,在美國推行單邊主義背景下,中國正走向引領全球發(fā)展的前沿,同時隨著中國企業(yè)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中國在幫助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實現創(chuàng)新驅動和環(huán)境友好型增長方面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東方、關注中國,人們開始談論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的作用。中國公司在海外與供應商、當地大學及客戶合作,向海外市場學習,并將這些前沿知識傳回總部。
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zhí)行官尼基•亞迪發(fā)表演講。(攝影 王志永)
尼基·亞迪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令人振奮的資本市場之一,也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他說:“我們非常自豪能與中國合作。在中英政府合作框架內,倫敦證券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在推動“滬倫通”的開展。我們期待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滬倫通”將幫助全球投資人更好地抓住投資中國的機會,也能幫助英國企業(yè)在華吸引更多的投資。”
9月13日,中國日報社以“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中國與世界新愿景”為主題在英國倫敦喬治街1號舉辦第五期“新時代大講堂”。全球暢銷書《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作者馬丁·雅克發(fā)表演講。(攝影 王志永)
馬丁·雅克也分享了他關于中國改革開放對全球發(fā)展影響的深層次觀察。他認為,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不僅創(chuàng)造了經濟奇跡,也為其他新興經濟體提供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模式。他說,在1978年幾乎沒有人曾經想象過中國會變成如今這個面貌。改革開放不僅引領了中國的轉型,也引領了世界的轉型。“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嘗試創(chuàng)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有力例證,這種觀念與西方殖民思想截然不同。中國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利用其國際影響力引領著全球化、氣候變化以及全球治理等多邊問題。
本期活動合作單位金杜律師事務所全球首席運營官、資深合伙人李孝如說:“從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實現了四十年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成就值得贊揚,人們也總結了一系列成功原因。中國不斷完善的法治是確保我們開放政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其他金磚國家相比,中國在外國投資者投資保護方面做得最好。中國認真履行貿易和商業(yè)合同規(guī)定的條款,也贏得了信任。
前蘇格蘭佐審官尼爾•戴維森勛爵(Neil Davidson)與來自英國政府部門代表、商界人士、媒體人士、智庫專家、在英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我駐英國使館等各界代表約200人出席了本期“新時代大講堂”。
中國日報社于2018年初創(chuàng)辦新時代大講堂,利用其國際化、全媒體、多語種、多平臺優(yōu)勢,通過創(chuàng)新敘事的演講方式,打造新時代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的新平臺。每期演講活動均選取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話題,邀請中外著名意見領袖同臺交流,從國際視角出發(fā),回應世界對中國熱點問題和重大主張的關切,揭示中國故事背后的世界意義,為傳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作出貢獻。
此前,新時代大講堂系列活動已在北京、杭州及南非約翰內斯堡成功舉辦了四期,分別圍繞“我眼中的‘新時代’”“命運共同體世界新圖景”“金磚合作與全球化”和“中非合作新時代”四個具有全球價值的中國主題,邀請世界一流政商學界精英與優(yōu)秀青年代表,進行深度思想碰撞與價值傳播?;顒油ㄟ^多媒體平臺進行全球直播,在海內外引發(fā)熱烈反響,尤其受到青年受眾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記者 王志永)